明“喜生貴子”銘鏡。平面圓形。圓形鈕,平頂。鈕外四方各置一方框,框內銘“喜生貴子”四字,外區(qū)一周凸弦紋。窄緣。
明清時期的紋飾講究“有圖必有意,有意必吉祥”。 這面“喜生貴子”銅鏡為明代流傳至今,字體挺拔有力,字意簡潔清晰。銅鏡通身打磨精細,質感厚重,精致古樸,可謂巧奪天工。
銅鏡以“喜生貴子”為名,有明顯的祈祝早日喜得貴子之意,是古代社會世俗心理的藝術反映。從古銅鏡中,可見古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,其蘊含著時代特征和審美,不僅使銅鏡成為了一件精美的裝飾品,還是一件可以見證歷史興衰的寶物。以小見大,通過小小的銅鏡,我們便能直觀的感受到當時朝代的風尚、習俗,這也為后世人探究歷史留下了一筆寶貴的遺產。(孫浩撰稿,胡均攝影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