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件銅縷玉衣是2004年淮北市雙垅孜漢墓出土。
玉衣是漢代皇帝和高級貴族下葬時穿用的殮服。根據(jù)《后漢書》記載,漢代皇帝死后使用金縷玉衣,諸侯王、貴人、公主使用銀縷玉衣,大貴人、大公主使用銅縷玉衣,據(jù)推斷,這件玉衣的主人可能是列侯或級別相當(dāng)?shù)倪_(dá)官顯貴。當(dāng)時人們十分迷信玉能夠保持尸骨不朽,更把玉作為一種高貴的禮器和身份的象征。
淮北市出土"銅縷玉衣"在安徽省尚屬首次。由于漢墓多次被盜,"銅縷玉衣"遭到嚴(yán)重?fù)p壞,淮北市博物館歷時近兩個月對文物進(jìn)行了修復(fù)。修復(fù)后的"銅縷玉衣",玉片總數(shù)達(dá)2275片,鉆孔直徑僅為1毫米,做工精致細(xì)膩。其外觀基本與人體形狀相同,分為上衣、褲筒、袖筒、臉蓋、頭罩、手套、足套等7個部位,在大部位采用雙絲連接,在手套、臉蓋、接頂?shù)倪吔遣课坏男∮衿喜捎脝谓z連接,把銅絲擰成旋渦紋,銅絲頭放在旋渦紋下。
銅縷玉衣的修復(fù)完成,不但豐富了我館陳列內(nèi)容,豐富了廣大市民參觀的內(nèi)容,而且對于研究漢代銅縷玉衣的制作積累了第一手的資料,對研究漢代玉衣葬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實物依據(jù)。(歐雪梅撰稿,胡均拍攝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