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風夜放花千樹,更吹落、星如雨……
蛾兒雪柳黃金縷,笑語盈盈暗香去。
眾里尋他千百度。驀然回首,那人卻在,燈火闌珊處。
這首膾炙人口的《青玉案·元夕》描繪的是元夕燈火輝煌、歌舞繁盛的熱鬧景象。陰歷正月十五為上元節(jié),這日晚上稱元夕,亦稱元宵,元夜。
蛾兒雪柳是指古代婦女于元宵節(jié)前后插戴在頭上的應時飾物。宋代婦女發(fā)飾以簪、釵、步搖等為主。釵,由兩股簪子交叉組合成的一種首飾。用來綰住頭發(fā),也有用它把帽子別在頭發(fā)上。五代五縞《中華古今注。釵子》:“釵子,蓋古笄之遺象也,至秦穆公以象牙為之,敬王以玳瑁為之,始皇又金銀作鳳頭,以玳瑁為腳,號曰鳳釵。”折股釵是金銀釵中最基本也是最常見樣式。
淮北市博物館藏這件宋銀發(fā)飾為折股釵,實心,由一根銀條對折而成。釵頭為方圓頭,釵身細圓,釵腳稍細,釵身中部仍可見鎏金裝飾。折股釵的插戴方式比較隨意,使用時常常要使它形成一個弧度,而一支在側,一支在前,挽住頭頂?shù)母喵伲鶕?jù)發(fā)髻的形狀插上一支甚至數(shù)支。
觀燈游賞的女子頭發(fā)上的釵飾映襯出花燈耀眼、樂聲盈耳的元夕盛況,讓詩人不禁遙想汴梁元夕夜的繁華。

撰稿:陳玉
攝影:胡均
編輯:陳玉
審核:扈迎春
終審:胡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