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(chǎn)日主場城市活動6月10日在四川成都舉辦,開幕式設有“文物保護利用與文化自信自強”主題分享演講,來自不同領域、不同年齡的四位嘉賓代表,上臺講述文物故事,彰顯文化自信。
山西省運城市文物保護中心 衛(wèi)龍
大家好,我是山西省運城市文物保護中心衛(wèi)龍。今年5月16日,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運城博物館,我非常榮幸地擔任講解員。總書記平易近人、知識淵博、敬重歷史、飽含民族情懷和家國情懷,總書記特別指出,博物館有很多寶貴文物甚至國寶,它們實證了我國百萬年的人類史、一萬年的文化史、五千多年的文明史,要深入實施中華文明探源工程,把中國文明歷史研究引向深入。
總書記的親切話語,讓我們基層文博人倍感振奮、深受鼓舞,也深感責任巨大。無論從事田野考古,還是館陳展示,還是開放接待,基層文博工作者一直奮發(fā)拼搏,揭示中華文明本源,守護中華文明瑰寶,講述中華文明故事,推進文化自信自強。我們一定牢記總書記的殷切囑托,像愛護自己生命一樣,持續(xù)做好文物保護利用工作,守護好、傳承好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(chǎn)。
我也真誠歡迎大家走進山西,走進運城,走近文化遺產(chǎn),感悟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。
新疆吐魯番交河故城文物保護員 古麗拜克熱·買明
大家好,我是新疆吐魯番交河故城文物保護員古麗拜克熱·買明,是家里第三代文物守護人。我生活在交河故城旁邊亞爾果勒村,故城就像我的童年伙伴和摯愛親人。我的爺爺阿不都熱合曼·色提,守護故城二十年,爺爺告訴我“他想守護好從小長大的地方。”我的父親買明·熱合曼,也在這里堅守三十年,我爸爸說:“在故城里可以接觸到很多有知識的人,看到不同的人生。”講到他們的事跡,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。
2022年7月,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交河故城時指出,交河故城是絲綢之路的交通要道,是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上的一個重要見證,有重要史學價值。總書記的講話更加堅定我要當好一名文物守護者的決心。在交河故城,我見證她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(chǎn),在交河故城,我看到一批又一批像我一樣的年輕文保員守護這里、奉獻青春。
魅力新疆,美麗無疆,作為新時代文物守護人,我們有責任闡釋好它們的文化價值。值此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(chǎn)日,與您一起相約,守護好這延續(xù)千年的文化遺產(chǎn)。
中國東方演藝集團青年舞者 孟慶旸
大家好,我是中國東方演藝集團青年舞者孟慶旸,在舞蹈詩劇《只此青綠》中飾演“青綠”,至今已與舞蹈結(jié)緣25載。我相信更多舞者和我一樣,希望能用翩躚舞姿傳遞中華文物之美。
舞蹈是靈動的,文物也是有靈性的,如何讓承載燦爛文明、傳承歷史文化的文物活起來,我想舞蹈可以給出一點答案。舞臺上典雅的舞美設計,不是憑空產(chǎn)生的,它根植于文物背后的文化內(nèi)涵,或是取材于繪畫本身的意境審美,加之舞者曼妙的舞姿,千年文脈記憶在觀眾面前生動呈現(xiàn)。舞蹈詩劇《只此青綠》取材于北宋山水畫作《千里江山圖》,提煉繪畫作品中山石凝滯、巒峰壯闊的意境,并融會貫通為優(yōu)雅的舞姿展現(xiàn)畫作的山水之美,這不僅是舞者與美學的融合,更是與文物的時空對話。
我是一名中國青年舞者,中國藝術(shù)的韻律和精神一直在我的血液里流淌,以這份獨特的形式傳遞文物之美,是“讓文物活起來”的一種創(chuàng)意表達。今天,文化和自然遺產(chǎn)日,我們一起相約,走近中國藝術(shù),走近文化遺產(chǎn),一同領略中華文化的綽約多姿。
成都石室天府中學附屬小學 焦昀霖
大家好,我是焦昀霖,來自成都石室天府中學附屬小學,也是一名紅領巾宣講員。
我熱愛歷史文化,瀏覽過宏偉壯觀的北京故宮,登上過氣勢恢宏的八達嶺長城,參觀過舉世聞名的秦始皇陵兵馬俑,也打卡過潤澤天府的水利工程都江堰……祖國的大好河山和文化底蘊讓我感到無比驕傲與自豪。古人說,“讀萬卷書,行萬里路”,行走在眾多博物館,仿佛和古人進行著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。我驚嘆于先民的智慧創(chuàng)造,體會到中華文明的燦爛悠久,他們傳授給我的,是許多課本以外的知識文化。
去年,我幸運地成為成都博物館的小小宣講員,從博物館里的小客人變?yōu)樾≈魅耍瑥囊幻麉⒂^者變?yōu)橐晃淮哉摺N覀兘M成自己的紅領巾宣講小群體,讓來自五湖四海的觀眾了解感受成都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魅力所在。博物館留言簿上,記錄下觀眾對我們的認可和鼓勵,“小小講解員,大大知識量”,一行行鼓勵的話語,堅定我們繼續(xù)做好小小文化傳播者的信心。
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了解祖國的文化瑰寶,成為文化遺產(chǎn)的保護者和傳播者,讓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得以更好地傳承和發(fā)揚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