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尚書·大傳》中有:“春,出也,萬物之出也”,《說文解字》解釋為“推也。從草從日,草春時生也”,春天有生長、開始的含義。
據(jù)文獻(xiàn)記載,周朝在立春前三日,天子開始齋戒,到了立春日,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,到東方八里之郊迎春,祈求豐收。宋《夢粱錄》載:“立春日,宰臣以下,入朝稱賀”。在民間,立春之日的習(xí)俗更是多種多樣,有迎春、咬春、春社、打春等。“百花生日是良辰,未到花朝一半春。萬紫千紅披錦繡,尚勞點綴賀花神”,這是清代蔡云在《詠花朝》中描述的舊時江南民間慶賀花朝節(jié)風(fēng)俗盛況的寫照。在花朝節(jié)這天,人們除了游玩賞花、撲蝶挑菜之外,還有拜花神、吃花糕、行花令的習(xí)俗。
在詩人的筆下,春天讓人洋溢著快意和舒暢,秦觀的《行香子·樹繞村莊》云:
“樹繞村莊,水滿陂塘。倚東風(fēng)、豪興徜徉。小園幾許,收盡春光。有桃花紅,李花白,菜花黃。遠(yuǎn)遠(yuǎn)圍墻,隱隱茅堂。飏青旗、流水橋旁。偶然乘興,步過東岡。正鶯兒啼,燕兒舞,蝶兒忙。”
好一幅萬物競發(fā)的田園風(fēng)光。
其實,平凡而優(yōu)美的春光也并不都在戶外、在筆尖,在淮北市博物館里,你能看見“千朵萬朵滿蹊花”、“柳色黃金蕊,梨花白雪香”,能找尋到“留連戲蝶時時舞”,能聽到“自在嬌鶯恰恰啼”,能感受到“春江水暖鴨先知”,也能欣賞到“春光懶困倚微風(fēng)”的黃貓,更能體會到“滿園春色關(guān)不住”……
人間四月芳菲盡,淮博百花始終在,快帶上您的家人走進(jìn)淮北市博物館,去看看這些千百年前遺落在時光里的春色, 感受自然與歷史的碰撞吧。
撰稿:陳 玉
審稿:王玲玲
文物攝影:胡 均
風(fēng)景攝影、視頻制作:劉 莉
柳色黃金蕊,梨花白雪香(宋磁州窯白釉)
留連戲蝶時時舞(唐雀饒花枝鏡)
木棉花暖鷓鴣飛(南宋吉州窯黑釉鷓鴣斑紋盞)
劃花迎光照(宋景德鎮(zhèn)窯影青釉劃花花口碗)
湖田之青,林澗清泉(宋景德鎮(zhèn)窯影青釉刻劃花紋碗)
素瓷雪色漂沫香(宋景德鎮(zhèn)窯影青釉刻花斗笠碗)
千朵萬朵滿蹊花(宋龍泉窯青釉劃花碗)
琢瓷作鼎碧于水(唐邢窯白釉葵口碗)
春江水暖鴨先知(金磁州窯白釉黑花梅瓶)
春光懶困倚微風(fēng)(宋磁州窯白釉黑花虎紋、花卉紋罐)